《计算机在食品中的应用》课程教学探索
计算机技术可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、辅助制图,在工程设计、仪器分析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,并可降低成本、改善工作环境、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,在食品相关行业有着广阔的前景。《计算机在食品中的应用》已成为食品科学与工程、粮食工程、食品质量与安全、烹饪与营养教育等食品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。本文就该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索,以改进和提高此类课程教学能力和质量。
一、计算机在食品中的应用
计算机在食品中的应用主要包括:食品工厂的自动控制,采用Excel、SAS、SPSS、Design Expert等软件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,辅助制图、工程设计、食品配方开发研究、仪器分析、虚拟仿真技术开发,食品加工过程的自动检测与控制如PLC对杀菌系统的控制[1],将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信息记录分类保存,实现知识的扩充和再利用[2]的食品包装机械工程,在农产品药物残留检测、水果重量分级、等级筛选、质量监管等方面有众多应用[3]的计算机视觉技术、Femap、Ansys、CFD(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)等[4],在食品干燥过程中的常见的软件、MIS、ERP、CIMS等管理系统的应用等。
二、《计算机在食品中的应用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
1.教材缺乏。目前,《计算机在食品中的应用》课程或相关课程的教材相对匮乏,很多授课教师只能自编教材,给授课教师带来了极大的不便。另外,各学校的自编教材内容安排比较难统一,不利于此课程教学的探讨和交流。
2.教学大纲编制困难。由于可借鉴的教材较少,各相关学校在编制课程大纲的时候,缺乏有力的材料支撑,使得各学校在开设该门课程时,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出入较大,不利于该门课程的发展。与食品领域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较广,内容较多,其中部分内容与其他课程科目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合,使得教师在制定教学大纲时,存在一定的困难。
3.学生存在的问题。虽然各学校将《计算机在食品中的应用》课程安排在《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》《文献检索》《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》等课程的后面。但是在上课过程中仍有部分学生存在计算机应用能力不强、兴趣缺乏、认识错误、纪律松散等问题。(1)计算机应用能力不强。部分学生未购买电脑,缺乏相应的设备支持,练习时间不足。虽然上过《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》《文献检索》等先修课程,有一定计算机操作运用基础,但熟练程度不够。(2)兴趣缺乏。部分学生因为基础较差,困惑和迷惑较多,心理压力较大,学习兴趣不高。有些学生基础掌握较好,操作熟练,在学习《计算机在食品中的应用》相关知识时,有优越感,不愿认真学习,态度消极。由于这两部分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不一样,往往不能同步,导致课程教学进度及授课内容安排受影响。(3)盲目自信。部分学生在课堂中学习认真,课后练习积极,知识点掌握较好,但容易自满,带着这种心态学习,在课程中或课程外的实际运用中,常会遇到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。(4)纪律松散。由于《计算机在食品中的应用》课程采用每位学生一台电脑的教学方式,且在具体授课过程中操作练习较多,上课过程中灵活性较强,易出现聊天、玩电脑游戏、操作其他软件等与教学过程无关的现象。而教师需要经常对个别学生进行答疑讲解,在控制纪律方面难度较大。
4.教师存在的问题。(1)教学内容安排困难。在相关课程大纲编制时,各科目有区别或侧重。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,常发现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程度与预期不一致,给授课教师的教学内容安排带来了一定难度。且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一,授课内容难以统一。(2)操作技能要求高。计算机软件发展速度较快、各软件版本更新较多。某些操作软件的不同版本在界面、使用方法等方面有区别或改进。使得授课教师需要实时关注最新软件的发布和使用情况,给授课教师增加了不少难度。学生对各软件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不一样,在操作练习过程中存在问题种类较多,涉及知识点多且范围较广。这使得授课教师需要不断了解更新相关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,完善各种问题,才能更好地做到答疑解惑,给授课教师带来了较大的压力。
三、建议及对策
1.出版相关教材。针对市场上相关教材缺乏的问题,可组织不同高校相关授课教师进行教材统一编写,探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共性及特殊问题,分享教学经验、交流心得体会。根据各学校的情况、专业的情况、学生的情况和授课实际情况合理进行教材内容编写安排,并请专家进行评审,以确保市场上有适当的、满足不同专业背景学生和教师群体需求的相关教材。
文章来源:《食品与发酵工业》 网址: http://www.spyfjgy.cn/qikandaodu/2020/1013/373.html
上一篇:食品工程硕士创新人才导师团队培养模式的思考
下一篇:两首谜语